您的位置:中药材 > 芳香化湿药 >

黄大豆的偏方功效与作用介绍

发布时间:2022-12-17 19:50:23
黄大豆

【黄大豆】别名 黄豆

汉语拼音 huangdadou

功能主治 健脾宽中,润燥消水,治疳积泻痢,腹胀鼠疫,妊娠中毒,疮痈肿毒,外伤出血,

用法用量 内服:煎汤,1~3两;或研末。外用:捣敷或炒焦研末调敷。

药用部位 为豆科植物大豆的种皮黄色的种子。植物形态详"黑大豆"条。

  • 药材介绍
  • 常用药方
  • 药材图片
黄大豆介绍

【别名】

黄豆(《日用本草》)。

【汉语拼音】

huangdadou

【成份】

参见"黑大豆"条。

【加工采集】

为豆科植物大豆的种皮黄色的种子。

【功能主治】

健脾宽中,润燥消水。治疳积泻痢,腹胀鼠疫,妊娠中毒,疮痈肿毒,外伤出血。①《日用本草》:"宽中下气,利大肠,消水胀。治肿毒。"②《本草汇言》:"煮汁饮,能润脾燥,故消积痢。"③《本经逢原》:"误食毒物,黄大豆生捣研水灌吐之;诸菌毒不得吐者,浓煎汁饮之。又试内痈及臭毒腹痛,并与生黄豆嚼,甜而不恶心者,为上部有痈脓,及臭毒发痧之真候。"④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:"用于催乳;研成末外敷,可止刀伤出血,及拔疔毒。"

【性味】

甘,平。①《日用本草》:"味甘,温。或云,寒。"②《纲目》:"生温,炒热,微毒。"③《本草汇言》:"味甘,气平,无毒。"

【用法用量】

内服:煎汤,1~3两;或研末。外用:捣敷或炒焦研末调敷。

【宜忌】

《纲目》:"多食塞气、生痰、动嗽,令人身重,发面黄疮疥。"

【归经】

入脾、大肠经。①《本草求真》:"入脾。"②《本草再新》:"入心、脾二经。"③《本草撮要》:"入手足太阴、阳明经。"

【植物形态】

形态详"黑大豆"条。

【临床应用】

①治疗下腿溃疡取黄豆适量,以温水充分洗涤,除去杂质,加水煮至半熟,再搅拌以除去外表薄皮,然后将豆取出捣成泥状,加入适量之防腐剂。用时先将溃疡清拭干净,把黄豆泥涂在厚的纱布上敷患处,每日换药1次。曾治4例(病程1年半~12年),均获痊愈。此外,对发生于外伤或冻伤后之严重糜烂,使用本法治疗,亦能收到效果。②治疗寻常疣用黄豆发芽,清水煮热,连汤淡食,每日3餐,吃饱为止,连食3天为一疗程。治疗期间不吃其他任何粮食及油类。第4天起改为普通饮食,并可继续以豆芽佐餐。治疗4例,全部治愈,未见复发。③治疗急性妊娠中毒症对92例先兆子痼及子痫患者采用豆浆饮食,即每日给纯黄豆制的豆浆(黄豆与水之比为1:8)2000毫升,加糖4市两,分6次进食,仍可自由饮水。一般持续2~4天,改用无盐普食。豆浆饮食的第2天开始,可酌给水果或藕粉,以缓解饥饿感。对照组41例,给无盐普食,其他治疗措施(避免声光刺激,给镇静剂及镇痉剂),两组均相同。结果豆浆饮食组的水肿消退、血压下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,均较对照明组为快;豆浆饮食组的死亡率为零,对照组为2.43%。认为豆浆饮食含钙低,含盐少,含维生素B1及烟酸较多,进食的水分又较多,故有降低血压及利尿的作用。

【药用部位】

为豆科植物大豆的种皮黄色的种子。植物形态详"黑大豆"条。

【来自何书】

宁原《食鉴本草》

【用法用量】


内服:煎汤,1~3两;或研末。外用:捣敷或炒焦研末调敷。

【常见药方】


①治单纯性消化不良:黄豆一斤,血藤十斤。将血藤煮取汁,浓缩前把磨好的豆浆倒进血藤汁中煮沸二十分钟,过滤去渣,浓液烘干研粉备用。小儿每次0.5~1.0克,日服四次。(广西《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》)

②治痘后生疮:黄豆烧研末,香油调涂。(《纲目》)

③治诸拥疮:黄豆,浸胖捣涂。(《随息居饮食谱》)

黄大豆

上一篇: 广藿香
下一篇: 藏茴香